审计教育铸魂,育德才兼备审计人
  • 发布时间:2025-01-07
  • 点击数:

为了总结校级审计学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内容及成效,2024年12月30日,南宁学院商学院审计学课程思政团队负责人韩伏带领的团队在敷文园C103进行了审计学课程思政研讨会。该团队在审计学课程思政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审计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主持人韩伏首先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审计人员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传统审计学课程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思政教育相对薄弱。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利益诱惑时,可能会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因此,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审计学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成为当务之急。

随后,主持人韩伏详细的介绍了审计学课程思政团队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去上的成果。首先,团队努力挖掘思政元素。审计学课程思政团队深入梳理审计学课程内容,精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审计准则讲解中,融入法治观念与规则意识教育,强调依法审计的重要性;在审计职业道德章节,结合真实案例,强化诚信、廉洁等价值观教育;在讲解国家审计项目时,突出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审计工作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意义。第二其次,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对审计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增加了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专题内容,如 “审计与国家治理”“审计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等,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再次,在教学方法上,该团队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引导学生从思政角度分析案例中的道德困境和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小组讨论,以当下热点审计事件为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在交流中深化对思政理念的理解;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发布思政教育资源,如相关视频、文章等,供学生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最后,该团队总结了项目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首先学生对课程改革反馈积极: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审计学课程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学生们表示,课程思政改革让审计学课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生命力。思政元素的融入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审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了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肩负的社会责任。许多学生在学习后,对审计工作的热情明显提高,更加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其次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课程思政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在专业技能方面,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在思政素养方面,学生的法治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例如,在参与企业审计实践活动时,学生们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认真地完成审计任务,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该课程同时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审计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成功经验在院校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示范引领作用。周边院校纷纷前来交流学习,借鉴课程思政改革的模式和方法。同时,该课程思政改革成果还在相关教育学术会议上进行推广,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审计学课程思政团队负责人韩伏表示,课程思政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审计专业人才贡献力量。相信在课程思政的有力推动下,审计学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商学院供稿 图、文/韩伏)

审计学课思政程团队研讨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