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宁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团队,在课程负责人陈雄章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一行7人于7月11-12日专程赴湖南芷江、会同、通道等地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粟裕纪念馆、通道转兵纪念馆等抗战遗址、遗迹,现场触摸历史文脉,深入挖掘湘西地区具有特殊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课程建设融入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芷江:亲临受降圣地体悟抗战荣光
7月11日下午,团队调研首站抵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芷江侗族自治县。团队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瞻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遗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遗址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陈雄章教授讲解下,详细了解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历程以及芷江受降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内认真聆听抗战英雄事迹讲解,仔细观看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团队成员在象征民族不屈意志的“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前肃立默哀,在复原的受降会场场景中驻足沉思,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深远影响。陈雄章教授在现场动情表示:“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亲临受降圣地,就是要深刻铭记先辈的牺牲与荣光,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让和平与正义的信念代代相传。”
会同:追寻将军足迹感悟英雄担当
7月12日上午,团队一行抵达会同县粟裕纪念馆和故居。团队成员在陈雄章教授的引导下,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历史文物和文献,重温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戎马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感受他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和“面对困难上、面对荣誉让、面对享受放”的崇高品德。团队成员重点聚焦粟裕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认真收集记录将军“七战七捷”等典型战例所展现出来的军事智慧与赤胆忠心等珍贵素材。团队成员一致表示要将粟裕将军的抗战故事作为案例融入教育教学当中。”
通道:重走转折之路体验长征精神
7月12日中午,团队一行来到决定红军命运的关键转折地——通道侗族自治县,团队一行重点参观了通道转兵纪念馆和恭城书院。通过听取讲解、参观展览,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通道转兵”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解决了“出路”问题,在危难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体现了红军长征转折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勇于担当的长征精神。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一致表示要将通道转兵这段光辉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育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此次湘西调研,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打造红色育人品牌的重要举措。相信在课程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门课程必将在传承英雄正气、弘扬抗战精神的育人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以优异的育人成果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
(《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教学团队供稿 文/邓斌、陶婕 图/蓝志军、杨燕英 一审一校:刘曾辉 二审二校:陶婕 三审三校:杨小凤)

课程团队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前合影

陈雄章教授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内讲解抗战英雄事迹

课程团队现场参观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后合影

课程团队在粟裕同志纪念馆前合影

课程团队追寻英雄足迹

课程团队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前合影

课程团队在恭城书院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