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战争往事 领略乡村美好——记南宁学院第六期社会调研
  • 发布时间:2020-06-18
  • 点击数:

6月14日,南宁学院调研组继续奔赴宾阳县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本期活动由学校副校长陈雄章教授带领和指导,相关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共10人参加。本期调研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调研组走进宾阳县的思陇镇、宾州镇、中华镇,走访考察了昆仑关战役遗址、思陇镇万福村、思陇镇古漏关、思陇镇太守生态文化公园(昆仑关战役国军万人坟)、宾州镇回风塔、中华镇施村等地。

了解抗战历史,感悟战争之残酷

调研组首站来到昆仑关山脚下,陈雄章教授首先从昆仑关“关隘”的军事意义讲起,再举例如兴安的严关、湖南的龙虎关等关隘为我们讲解其经济、政治意义。调研组还来到原广西著名关隘——思陇镇古漏关,虽然遗址不复存在,但陈雄章教授从地理学、历史学角度结合现场方位进行讲解,让大家了解当时关隘的作用;陈教授还指出关隘文化其实是一种桂商符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随后,调研组到昆仑关战役200师指挥部旧址参观。通过现场考察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没有重视对200师指挥部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外观牌匾残缺,无人及时修缮,屋里相关史料仅存无几。陈雄章教授分析指出:200师旧址应该开发出来,更适合开展红色教育,与昆仑关形成一条线,因为200师师长戴安澜是民族英雄,200师600团团长邵一之是国家民政部认定的革命烈士,很有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调研组建议相关部门对200师指挥部旧址进行保护与开发。

调研组第三站来到思陇镇太守生态文化公园,凭吊了太守抗日万人墓、革命烈士纪念碑。据史料记载,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中国军队陆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副军长郑洞国率部在宾阳县与原邕宁县九塘乡交界的昆仑关英勇抗击侵华日军。在战斗中我军部分伤员被送回太守一带临时治疗,有的因伤势过重而身亡。昆仑关附近及太守亦有不少抗日官兵在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被部队或当地老百姓就近掩埋,由于埋葬的骨骸不计其数,本地民众称此坟为“抗日万人坟”。每年清明节均有民众自发祭扫该墓,深切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在文化公园的山上,还修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凉亭,用碑刻记录宾阳西区革命斗争史、为革命烈士们立碑修墓,介绍他们的生平和英雄事迹,供后人敬仰和凭吊。

昆仑关山脚下调研组考察地形地理位置

调研思陇镇太守生态文化公园里的革命历史

调研组祭拜革命烈士,深鞠躬

走到乡镇农村,领略和平之美好

当日下午,本期调研的第四个目的地是中华镇施村,主要考察了施村的施氏家庙、茶辣古镇等明清古建筑,参观了苍峰书院、明镜书房等古代书院遗址,还有宾阳四大名人之一爱国民主人士施正甫,凭吊了施村保卫战、昆仑关第一防线苍抱山战役抗日烈士纪念碑等。施村古老而美丽,至今近600年历史,是宾阳最大的一个村,家家户户皆为施姓,同宗共祖,据说广西95%以上的施姓均源自中华镇施村。该村是村史文化建设示范点,每年清明节,各地施氏后裔不远千里、不畏艰苦、长途跋涉,千里迢迢来拜祖。施村历史久远,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和爱国人士,如近代宾阳四大名人之一爱国民主人士施正甫,施村有重教育、重文化的爱国传统。

在施村站点,调研组在当地村民热情开朗的“三嫂”热心带领下考察参观了施村。她一路上为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带我们去祭拜抗日英烈,领我们穿过古宅寻找明镜书屋,让我们去看看村里的菜市。最让她自豪的是村里举办的“施村好声音”,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他们还登上过浙江卫视的“好声音”节目的舞台,跳开场舞,了不得呀!在调研组考察施村两三个小时里,都能听到远近传来动听的歌声,不愧是“好声音”之村。据“三嫂”介绍,他们附近几个村有20个文艺队,经常举办唱歌跳舞比赛活动,施氏理事会在村史文化的建设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施村“三嫂”带调研组走访施村

施村保存有大量老房子

调研组在施氏家庙合影留念

走出校园书斋,开拓视野之广阔

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研,调研组已累计走进了19个县区、34个乡镇,越来越多老师加入调研队伍,大家走出校园书斋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走进地方发现真问题的意志越来越坚定、视野越来越开阔、思路越来越清晰。就本次调研,老师们形成以下的问题意识:有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新教育相结合。

在陈雄章教授指导和点评下,总结凝练几个问题意识:课程思政方面,在经济学上,本次战争与和平的调研与经济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要重点去考虑。实际上,任何战争发生的背后,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如抗日桂南战役,日本是为了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运输线,中国是为了捍卫这条交通线,将这种捍卫行动、捍卫精神融入经济学的教学,这就是最好的课程思政,学生更能理解为什么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的经济基础。

本期调研出发前,调研组探讨了“铺、堡、店、塘”的历史概念也是经济概念。调研中,南北走向的昆仑关、东西走向的古漏关,均历史上“经济通道”,如今“经济通道”需转变为“通道经济”,即是广西开放新格局中的“沿线”开放的价值。这些事例进入教学,便是真案例、真项目。以经济学视角走进施村,从施村思考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新教育的结合,若能鼓励几个学生团队走进施村,就是有效的教学。调研组还建议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不孤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走进乡镇探寻烈士、纪念烈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产学研处供稿 文字/姚锦金 黄鼎芹 摄影/陈雄章 蓝志军 蓝军斌)

出发前陈雄章教授讲解调研线路及其历史

调研组结合现场考察,拓展教学科研的视野

参观昆仑关战役200师指挥部旧址,现场探讨课程思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