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强应用型高校资源共建共享,深化面向东盟的教育交流合作,6月21日,由应用型高校“不孤”联盟、南宁学院-东盟高校“有邻”联盟联合主办的应用型高校开放合作发展论坛在学校举行,来自泰国和马来西亚27所高校、国内20所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18家企业的150名专家学者共同就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育交流与合作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南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志忠、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赵玉芳、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法蒂尔·伊斯迈尔出席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学校党委书记刘彪主持。
论坛开幕式上,南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志忠致辞。他代表市人民政府对各国学者、领导嘉宾出席本次论坛表示诚挚欢迎,对论坛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应用型高校开放合作发展论坛在南宁学院举办,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南宁市市属高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突出表现。他希望,参加论坛的学者专家在论坛中深化友谊、扩大共识、携手合作,共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把“开放合作”打造成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合力谱写创新合作方式新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赵玉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应用型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同时,她指出应用型高校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对应用型高校发展提出三点希望:第一,要坚持开放办学,构建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应用型高校之间应加强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第二,要坚持特色发展,打造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应用型高校要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特色,打造优势学科,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第三,要坚持改革创新,激发高校发展的新活力。应用型高校要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建设,鼓励教师开展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致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法蒂尔·伊斯迈尔先生在致辞中对南宁学院组织此次论坛给予高度赞许,认为论坛为中国和东盟的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相聚、交流和为东盟-中国教育合作贡献力量的机会。他说,今年是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5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两国将继续在各级别互访及其他双边合作等多领域保持合作,并通过广泛的教育举措进一步加深合作交流,巩固两国友好基础。
应用型高校“不孤”联盟及南宁学院-东盟高校“有邻”联盟发起单位分别于6月20日、6月21日召开了联盟成立大会,确立了联盟章程,推举了联盟理事长单位、秘书长单位、理事单位,论坛开幕式上进行联盟成立仪式。
学校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与相关国内外院校、院所、企业进行沟通和洽谈,促成了一批可落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幕式上进行了六批次项目签约仪式。
学校在开放合作办学的道路上,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教育交流合作,开幕式上为“南宁学院-华为 数字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南宁学院-博特拉商学院 MBA中心”“南宁学院-高科教育 国际教育中心”揭牌。
本次论坛设主论坛及五个分论坛。主论坛上,华为企业培训与认证部解决方案专家沈绍峻作主题为《华为“一体两翼”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主旨报告。“不孤”联盟代表、文山学院校长谷雨博士和沈阳科技学院校长孙玉红教授分别作《“三产贯通 五链融合”三七大健康学院产教融合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及《永续红色基因 砥砺教育使命》主旨报告。“有邻”联盟代表、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副校长Chollada Pongpattanayothin博士及马来西亚博特拉商学院院长/CEO AzmawaniBintiAbdRahman分别作主旨报告。南宁学院校长李栋学博士作《行万里路+读万卷书:AI时代大学教育的应对》主旨报告。
“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信息、智能与智造”“建设行业转型发展与人才培养”“深化校政企合作,共育数字经济人才”“艺术设计赋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5个分论坛在当日下午同步进行。
学校以“创造卓越教育品质,促进城市繁荣与发展”为办学使命,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载体,构建校校、校城、校企协同育人的融合共生体系。坚持立足南宁、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服务定位,学校发起成立国内应用型高校“不孤”联盟、南宁学院-东盟国家高校“有邻”联盟,举办应用型高校开放合作发展论坛,旨在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为助力建成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用型高校新的贡献。(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党委宣传部供稿)
学校党委书记刘彪主持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南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志忠致辞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赵玉芳讲话
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法蒂尔·伊斯迈尔先生致辞
应用型高校“不孤”联盟成立仪式
南宁学院-东盟高校“有邻”联盟成立仪式
南宁学院与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签约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
平台揭牌仪式
主论坛专家讲话
南宁学院校长李栋学博士
作《行万里路+读万卷书:AI时代大学教育的应对》主旨报告
分论坛现场
论坛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