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广西“海江边山”:符号与广西精神》专题讲座
  • 发布时间:2025-03-24
  • 点击数:

3月18日晚,南宁学院教育学院在敷文园A108组织开展广西“海江边山”区情特色通识课程群线下专题讲座——广西“海江边山”:符号与广西精神,讲座由陈雄章教授主讲,本学期选修广西“海江边山”区情特色通识课程群的2024级体育教育1-4班、2023级新媒体艺术1班的同学与课程组老师参加了讲座。

陈雄章教授认为通过文化符号可以看见文化精神,从古人眼中的广西文化形象、当代中国人眼中的广西文化形象、广西官方给出的广西文化形象,指出广西缺失统一的文化形象、广西文化形象的被妖魔化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广西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广西做好“海江边山”四篇大文章重拾广西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陈雄章教授通过史料、案例和现实说明广西的山:坚韧不拔,广西的江:灵动性格,广西的海:包容胸怀,广西的边:家国情怀。陈雄章教授用多年的研究积累与用脚步丈量广西的经验,总结提炼了广西“海江边山”十大符号:史前之光、大通道、建筑之美、稻作文化、石刻文化、福寿文化、民族文化、戍边情怀、红色风暴、桂军。最后,陈雄章教授归纳广西“海江边山”:符号中的广西精神为:广西的海,以包容万象的胸怀,接纳百川,孕育出无尽的生机与希望,展现着开放与包容的精神。广西的江,不舍昼夜地奔腾向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贯穿大地,彰显着奋勇开拓、永不停歇的精神。广西的边,在漫长岁月中坚守祖国的疆土,见证着交流融合,承载着守护与担当的精神。广西的山,巍峨耸立、坚定不移,以沉稳的姿态历经风雨,蕴含着坚韧不拔与默默奉献的精神。

同学们表示,通过陈雄章教授从历史、地理、国家、区域、本土等不同角度解读了广西,通过广西独有的文化符号,拾起广西的文化自信,展示广西的精神,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广西、理解广西,坚定研究广西、服务广西的信心与行动!(教育学院供稿 文/姚锦金 图/刘耀文、黄雅伦 一审一校:黄彩兰 二审二校:黄玉 三审三校:杨先春)

陈雄章教授作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