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零星工程工作坊”:构建“专业教育+劳动教育”双轮驱动育人新范式
  • 发布时间:2025-04-17
  • 点击数:

为深入落实“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积极践行“铸魂・助学・筑梦”的三全育人劳动教育体系,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近期正式启动“零星工程工作坊”。该平台以校园维护维修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创新打造“专业教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场景,探索新时代建筑类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

双育融合:搭建立体化实践育人平台

工作坊依托《南宁学院零星工程管理办法》校院两级管理机制,聚焦单项预算30万元以下的校园修缮改造项目,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测量放线、材料应用等核心技能模块,有机融入瓷砖修补、路缘石修复、地面修补等真实劳动场景。学生在专业教师与工作坊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整参与项目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实施、质量验收全流程,实现“课堂理论—岗位技能—劳动素养”的三维提升。自成立以来,零星工程工作坊已在校园内开展了多次维修工作,不仅解决了校园基础设施维护的实际问题,更在实践中强化了“安全规范操作”“精细化施工”等职业素养。

价值塑造:培育新时代“土梁匠家”精神

工作坊始终贯穿“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育人主线,将劳动教育与“土梁匠家”专业文化深度融合。在瓷砖修补现场,指导教师结合实际操作,同步讲解“工匠精神”与安全生产规范;路缘石修复实践中,通过分组协作、工序对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同能力;项目验收环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强化“精益求精、责任担当”的职业态度。参与学生表示:“在敲击旧砖时,真正体会到‘一砖一瓦皆责任’的含义,看到自己修补的路面焕然一新,深刻感受到劳动创造价值的成就感。”这种“沉浸式”劳动体验,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创新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育人生态

作为学院“招生培养—就业”闭环体系的关键枢纽,工作坊构建“劳动素养培育—就业职业能力提升”的全链条育人机制。通过将修缮实践,让学生接触真实工程场景,同步提升施工技术、质量管控、成本核算等核心劳动技能,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锤炼“安全规范意识”“精细化施工能力”“现场协调素养”等企业刚需职业素养,搭建从“劳动实践课堂”到“就业岗位现场”的模拟平台,使学生未毕业即具备企业青睐的“实干型”劳动能力标签。

工作坊负责人韦才寿老师表示:“零星工程工作坊不仅是技能训练场,更是价值观培育场。我们将持续深化“专业教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劳中悟”,培养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劳动精神的‘五有’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地方建筑产业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新时代建设者。”

未来,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依托零星工程工作坊,不断推动、完善学院“铸魂・助学・筑梦”三全育人劳动教育体系,打造新时代建筑类“五有”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同类高校提供“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南宁学院方案。(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供稿 文/岑晓婧、韦才寿 图/韦才寿 一审一校:岑晓婧 二审二校:张易申 三审三校:严子翔)


F8D4

南宁学院零星工程工作坊


工作坊学生在校园进行“透水砖修复”


工作坊学生在校园进行“墙面瓷砖修补”


工作坊负责人韦才寿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路缘石修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