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至湾里红色文化廉政基地考察学习并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 发布时间:2023-11-07
  • 点击数:

为提升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对其他高校以及学习者所具有的推广应用价值,增强课程建设的开放性,8月11-13日,南宁学院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课程团队联合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三中学、广西漓江农村合作银行等单位英雄精神体验与传播爱好者到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塘洞村坐落在猫儿山脚下,全村辖18个村民组,居住有苗、瑶、壮、汉等民族,1934年12月4日,中央红军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到达老山界脚下;下午开始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12月5日,来到塘洞村驻扎,中央政治局委员,红三、五军团党代表陈云同志在《随军西行见闻录》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段行军历程,陈伯钧、陆定一、伍云甫、张南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自己的《日记》中也有这段历史记载。塘洞村至今保存有中革军委指挥部旧址、中革军委宣传局旧址、中央银行旧址、雷公田寺院、红军长征故道等红色景观,其中4处红色景观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民俗浓郁、红色文化底蕴浓厚的多民族聚居地,是资源县党建、廉政、统战建设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民俗文化传承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课程团队首先来到塘洞村清水江中国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暨红军无名烈士纪念陵园开展祭奠活动,重温红军翻越老山界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教育与社会价值。早在2014年8月1-3日,也就是红军翻越老山界80周年纪念的那个夏天,包括我们课程团队在内的一个史学工作者团队进塘洞村来寻找无名烈士墓,该村的隘口、茅坪等地寻找并祭拜了6处烈士墓地。那次调研的成果——调研报告《英雄火种谁来薪火相传?》,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助力国家在2014年8月31日设立烈士纪念日,更促使《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加快了课程建设步伐。2017年4月,课程团队再次参与了由当代广西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李庭华编审发起的寻访红军无名烈士活动,并在塘洞村六谷地发现了4座红军无名烈士墓。据史料与当地知情人介绍,安葬在此村茅坪、六谷地、隘口等处的无名烈士都是随军翻越老山界后,因缺医少药,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或因伤被敌人俘获后枪杀、活埋的。课程团队随即向当地政府提出,在村里某处建立一处纪念性建筑——中国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暨无名烈士纪念碑,铭刻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翻越老山界的历史,将已经发现的先烈坟头进行修葺或拾起他们的遗骨郑重迁移到此,尚未发现的也在此作为统一的精神缅怀之地,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在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课程团队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暨无名烈士纪念碑建成,发现的46处安葬地108名红军无名烈士遗骨郑重迁移到此,《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以“走进英雄、记录英雄、传播英雄、关爱英雄”为建设宗旨,这个案例彰显了课程建设的教育意义与社会价值。

课程团队沿猫儿山至雷公田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古道重走红军翻越老山界之路,亲身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壮举。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真实地记录了红军长征过老山界时的情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的五岭之一越城岭即是老山界所在山脉。课程团队根据《老山界》一文中提到的“雷公岩”,重点在红军故道上的雷公田寺院展开实践活动。雷公田寺院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为资源县红色旅游景区,是重点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时从雷公田寺院经过,寺庙的出家人曾给红军带路。课程团队在《红军长征过雷公田碑记》等文物前研读史料,收集课程建设资源,现场录制授课短视频,重点在在雷公田寺院前研讨了老山界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价值,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第一,老山界是中国革命的生命山福山,湘江战役前,国民党军队飞机的轰炸与侦查对红军影响极大,红军进入老山界以后,老山界山高林密,国民党失去了空中优势,中国革命的3万火种得以在桂北密林高山中生存下来。第二,老山界是中国革命转折的重要起点。湘江战役结束后,中央红军进入西延(今资源),一如既往按原定部署赶往湘西与红二、六方面军汇合,在今资源县中峰镇获悉国民党军以及在沿线布下重兵的情报,遂决定转兵今兴安县华江乡一带,并从华江一线翻越老山界,中央红军之所以第一次改变赶往湘西与红二、六方面军汇合的部署,是因为湘江战役红军进入老山界以后,张闻天、王稼祥会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不断反思湘江战役的失败,质疑左倾军事路线,这种思想的转型与后面通道转兵、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一脉相承,是中国革命走上独立自主道路选择的重要起点。第三,老山界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新篇章。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后,与苗瑶老百姓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多个民族地区发布《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指示》《对苗瑶民的口号》十三条,首次制定了具体民族政策,红军得到沿路老百姓热烈欢迎与支持,粉碎了敌人的陷害及破坏军民关系的险恶阴谋,红军顺利通过地广人稀的多个民族地区,为今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塘洞村李洞屯位于雷公田景区山脚下,是猫儿山至雷公田下山的必经之处。李洞屯曾经是红军的歇息之所,当地曾流传着许多当地村民与红军的感人故事。为纪念当年红军长征壮举而修建了李洞屯湾里红色文化廉政基地。课程团队来湾里红色文化廉政基地学习考察,系统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历史与线路图,充实课程建设资源。

课程团队欣喜地看到,红色文化在塘洞村得到较好传承,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化路上,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出现了较多专业化种养领头人。村民唐斌潜心研究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历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经典义务解说员,课程团队参观了唐斌自建了的农家书屋,与他交流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体会。课程团队与首个把珍珠李引种到这高海拔山地的苗族同胞李小兵分享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道与术,并参观了他的珍珠李种植基地,与正在摘果的几位村民朋友分享了高海拔山地珍珠李的独特风味;与广西道德模范杨进美等乡贤就乡风文明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开展了有益交流。这些专业化种养领头人、道德模范是《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重要的课程建设资源。(《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课程团队供稿)


课程团队参与推动建设的中国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暨红军无名烈士纪念陵园红军烈士墓


课程团队在中国工农红军翻越老山界暨红军无名烈士纪念陵园开展实践活动


老山界红军故道上镌刻的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


老山界红军故道上的雷公田寺院


课程团队在老山界红军故道上的雷公田寺院开展实践活动


湾里红色文化廉政基地的红军翻越老山界雕像


课程团队在湾里红色文化廉政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塘洞村红色经典义务解说员唐斌和他的农家书屋


专业化种养领头人、苗族同胞李小兵(右)依靠珍珠李特色种植走出一条探索高寒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课程团队调研塘洞村特色化绿色种养产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