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概况

南宁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概况

南宁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抓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践行“产学研创就协同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创新创业工作体系。2016年7月14日,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授牌成立,由教务处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执行,二级学院主落实,其他行政和教辅部门全力配合,全校各部门有机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完善“五大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践体系、文化体系、保障体系),构建起“一校一院一园二室三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一校:自治区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一院: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一园: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园;二室:国家一流本科教研室、自治区级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三模式:红旅实践模式、大创计划模式、创赛育人模式)。2019年获批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23年入选首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同年入选首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质量优质校。




“四金工程”服务四新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实施“四金工程”(金土地工程、金园丁工程、金种子工程、金气候工程),集中全校资源建立专创融合生态,促进专业交叉,服务四新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图  四金工程实例图

 

金园丁工程,组建学校与企业、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和人才库。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共建“斯坦福—南宁学院创新创业导师课程实验中心”,开展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队伍,累计培养出校内优秀创业导师187人,其中斯坦福国际认证导师20人,国际TRIZ创新导师39名,国家二级技师(创业指导师)114名,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导师4人,自治区优秀导师58名,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个;3名创业导师入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教育部专家库,2名创业导师获聘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骏老师担任多个国家级创业组织的领导职务,应多省多校邀请分享经验。黄如老师入选成为吴岩司长监制的教育电影中女主角原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居于区内高校前列。

金土地工程,着力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学校开设以创新创业普惠教育为主的线上+线下必修及选修累计26门,以学校六大专业群为主体的专创融合课程68门。形成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全过程,阶梯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3门,《创新创业基础》获得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首届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三等奖、广西一等奖及“教学活动创新奖”。

金种子工程,筛选优秀的创新创业种子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育,实施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先后培育出“广西校园创业明星”农进亮以及宁恒、江火凤、覃柳琳和王秋枫等优秀的创新创业好苗子。

金气候工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具体举措包括“春风计划”“春雨计划”“春雷计划”。

春风计划:成立大学生专利俱乐部、创新创业社团,推行“创业护照”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学习、交流和分享活动,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月”、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览,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

春雨计划: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提供咨询指导、资金扶持、融资对接等帮助与服务。

春雷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推进创新创业活动普及,创新创业训练已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求学的自觉行动。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改革成效显现,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双提升。

学校每年广泛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累计获得国家级银奖8项、铜奖25项,区级金奖72项、银奖115项、铜奖339项,连续十年获高教主赛道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优秀组织奖”。在全国位居前列,取得突出成绩。近三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活动技能竞赛和文艺体育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29项、省部级奖项2068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南宁学院以54.60分的成绩,在全国约700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位于“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47位,比上一年度进步了22位;在全国约450所民办及独立学院中,位于“2019-2023年全国民办独立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10位,比上一年度进步了7位。




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出版专著3本、论文集3本、教材2本,发表论文数十篇。累计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75项,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获自治区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19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以上数据截止至2025年5月31日,为历年累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