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高等数学》团队召开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
  • 发布时间:2024-03-07
  • 点击数:

3月6日,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高等数学》团队成员在智能楼302教室召开了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苏连菊主持,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项目组成员吴英、黄匀、袁卫锋、何园园及其他课程思政示范课的成员。本次研讨会旨在收集并展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成果,介绍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教学改革的更好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争取将《高等数学》课程打造成公共基础课的金课。

研讨会上,首先由苏连菊老师介绍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苏连菊老师介绍到,“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作为项目负责人自己亲自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内外线上线下各类课程思政研讨会,学习了优秀教师的优秀改革案例及方法。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团队认真整理了课程思政案例并提出了“一中心、二重构、三课堂、四融合、五评价”的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团队成员多次参加教学竞赛及公开课活动,得到领导、督导及同行老师的高度认可。

随后,项目团队成员吴英、黄匀及袁卫锋老师也分享了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喜乐与忧愁。“乐”在于课程改革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效果,看到了学生的成长,但也“愁”其改革的可持续性,期望教师可以持续担任相同专业的数学课程,这样更有利于课程思政元素的导入及持续性改进教学改革方法。

最后,苏连菊老师重点介绍了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取得的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采取“一中心、二重构、三课堂、四融合、五评价”的教学策略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还体现在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及数学竞赛的人数及获奖率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回答问题、自信上黑板板演、讲解习题及成就感满满的给同学们讲课。此外,对高等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常常跟老师们探讨书本里知识点的理解、习题的不同解法,有时晚上下课后一讨论就是一个多小时。据了解,我们所教学的班级,有些学生毕业后也成了数学老师,延续了对教师行业的热爱,这何尝不是课程思政成功的体现。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通过教学改革经验的介绍及改革效果的分享,让团队成员更加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团队深知教学即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基础研究,而数学是基础研究的基础,高等数学则是大学数学的公共课的基础,所以上好高数课,铸牢高数魂,无疑是构筑理工科学生基础的坚实后盾。让教学有温度,科研有深度,用心做教学,用爱传递就是高数人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及追求。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最终目的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教学。(人工智能与软件学院数学教研室供稿 文/苏连菊 图/吴英、何园园)


主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研讨课程思政案例


课程主讲教师苏连菊公开课现场


学生的课堂表现





分享到: